七月的倫敦炙熱而喧鬧,在漢普頓宮花展這樣的大型園藝盛會中,花與草的芬芳宛如為都市打開了另一扇呼吸的窗。就在這片人潮如織的綠意間,有一座花園不喧嘩、不誇張,卻默默擄獲了眾人目光——這便是《加利西亞的三位繆思》(The Three Graces of Galicia)🌸
這座花園不只是設計上的優雅,更是一場關於記憶、文學與女性力量的空間敘事。它以西班牙19世紀三位重要的女性知識份子——羅莎莉亞·德·卡斯特羅(Rosalía de Castro)、艾米莉亞·帕爾多·巴桑(Emilia Pardo Bazán)、康塞普西翁·阿雷納爾(Concepción Arenal)為靈感核心。她們來自西班牙的加利西亞地區,是文學與社會思想領域的先驅,也是西班牙女性歷史裡,無法忽視的燈塔。花園本身,則成為這三位女性精神的象徵性延伸,將思想化作花草,讓觀者在柔和的色彩與結構中沉思與感受。
我還記得第一次站在這座花園前,那是一個悶熱的午後,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投射在地面上。中間的水池泛起微微波光,四周是溫柔的粉紫、米白與銀綠調植栽,整體氛圍安靜而含蓄。最吸引人的是那座鳥籠形的涼亭,像是從19世紀的詩集中走出來的一頁,仿佛等待著哪位詩人坐下來,寫下一段關於靈魂與土地的故事。這種結合空間設計與歷史意涵的創作方式,讓我想起曾經在里斯本旅行時,看見一位街頭女詩人靜靜地坐在石階上打字,那種時光交錯與女性視角的凝鍊,與這座花園的氣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
在高CPC關鍵字相關領域中,如「歷史文化景觀設計」、「女性主義空間美學」、「文學與園藝融合設計」、「紀念式花園靈感」等主題,正逐漸引起更多關注。尤其是當花園不再只是賞心悅目的裝飾,而成為文化敘事的一部分,它的價值就超越了園藝層面。加利西亞三繆思花園所呈現的,正是這種藝術與思想並行的景觀設計實踐,讓參觀者不只是拍照打卡,更能在無聲中被這些女性精神溫柔地觸碰。
以羅莎莉亞·德·卡斯特羅為例,她是加利西亞語文學復興運動的核心人物。她的詩歌蘊含對鄉土的深情、對苦難女性的同情以及對不公社會結構的抨擊。這樣的精神,在花園中被轉化為柔軟卻堅韌的植物配置,像是薰衣草、矢車菊與蔥花,既代表詩意,也象徵土地的溫度。而艾米莉亞·帕爾多·巴桑則是西班牙自然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,更在性別平等與女性教育權利上大聲疾呼。她的理念,在花園的層次分明與色彩和諧中體現出來,猶如強烈主張包裹於優雅外衣的女性辯證。至於康塞普西翁·阿雷納爾,她更是社會改革家與女性監獄制度改革的先驅,其所提倡的理性、關懷與正義感,讓花園的每個轉角似乎都帶著安靜的力量💪
我在花園的長椅上坐了許久,看著遊人來來去去,有年輕女子在涼亭裡拍照,也有帶著孩子的母親向孩子講述花的名字與顏色。我想,這便是這座花園的真正價值——它不只是為了記憶三位歷史女性而存在,更是在用自然語言與今天的女性進行對話。在這裡,觀賞與反思並存,美學與記憶共舞。它讓我想到自己的母親,一位年輕時為了家庭放棄寫作夢想的女性。若她在此園中漫步,或許也會感受到一種未竟夢想的安慰與延續,因為這片土地上,有過與她同樣堅韌也渴望自由的靈魂。
庭園設計界常說,「一座好的花園,是能說故事的空間」。而《加利西亞的三位繆思》正是這樣的存在。它不高聲張揚,不熱烈奪目,但它用一種詩性的沉靜,讓人願意駐足,願意聆聽。這種設計思維在近年來也愈發受到歡迎,不僅體現在個人住宅庭園設計中,更廣泛運用於文化紀念空間、博物館周邊綠地與教育機構的開放式花園中。像是我曾參與過的一個社區綠化計劃中,就有居民建議設立一座「女性作家花園」,用植物與故事串連在地女性的記憶與貢獻,這樣的理念無疑與加利西亞的花園有著內在的共鳴。
也許我們早就需要更多這樣的空間,來紀念那些在歷史裡未必被書寫、卻真實存在的女性力量。她們或許沒有高聲吶喊,卻用文字、思想與行動默默改變世界。而當這樣的精神化為可以感受的場域,成為一座庭園、一朵花、一池水波時,它便不再只是過去的紀念,而是現在與未來的靈魂伴侶 💐
留言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