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自家庭院裡設置一座溫室,也許是許多園藝愛好者心中的夢想。無論是提早育苗、栽種熱帶植物,還是讓寒冷季節依然有綠意盎然的角落,一座選址得宜的溫室,絕對能為四季栽種增添無限可能。
然而,理想的溫室並不是想蓋哪就蓋哪。選錯位置,不但可能影響植物的生長,還可能讓後續維護變得麻煩不堪。來自美國俄勒岡州的退休教師艾琳就是個例子。她一心想用溫室延長番茄的種植季節,卻一開始就把溫室建在庭院後方的低窪地,結果秋冬一到就積水,心愛的番茄苗也隨之「溺斃」。幾經波折後她才明白,理智的規劃遠比衝動更重要。那麼,究竟該如何在花園中為溫室找個理想落腳處?
第一步,是問問自己:你想種什麼?這聽來或許簡單,卻關乎日後整體設計與配置。如果打算栽種番茄、辣椒等喜陽作物,那麼溫室必須設置在一整天陽光充足的位置。英國倫敦的攝影師喬治就是個愛辣椒成癡的人,他每年秋天都會在溫室裡育種十幾種辣度不同的辣椒。為了讓植物獲得最大日照,他將溫室架設在庭院南側,確保即使在冬日陽光短缺時也能保持光照。
若你偏愛蘭花、多肉植物,或其他室內觀葉植物,它們對光照的需求相對柔和些。這時候,溫室的位置就可以更有彈性,只要陽光明亮但不直曬,就能營造合適的環境。你甚至可以搭配遮光布,讓氣候更接近它們的原生棲地。
除了陽光,更別忽視地形與排水。溫室最好建在平坦穩固的地面上,傾斜或排水不良的地方容易造成結構不穩,甚至影響植物根部健康。艾琳當初就是把溫室蓋在外觀看來不起眼但實際上積水的角落,導致整片苗圃損失慘重。
另外,請務必考慮水電供應。如果你計畫冬天加熱或安裝照明、排風系統,最好將溫室設在靠近主屋的位置,這樣拉電線、水管都較方便。來自紐約郊區的夫妻喬納森與凱瑟琳分享他們的作法:他們將溫室設在廚房後門旁,不但可以直接取水澆灌,也讓雨天進出更加便利。他們笑說:「離房子越近,越會常常走進去。」
進出是否便利,其實也很關鍵。有些人認為把溫室安裝在庭院最角落「比較不礙眼」,但若每次進出都得穿越整片草地,或繞過花圃、踩過泥地,時間久了熱情也會冷卻。
此外,還需要預留足夠的周邊空間。不少人安裝溫室時只考慮主體尺寸,卻忽略了日後是否方便行走或維護。如果溫室太貼近花圃,不但行動受限,也容易讓病蟲害快速擴散。澳洲的溫室種植專家建議,在溫室四周至少保留五公尺的空間,鋪上碎石、草皮或地布,有助於降低病蟲害風險。雖然一般家庭未必有那麼大庭院,但至少預留一到兩米,絕對值得。
來自加州的花藝師露西就非常聰明,她將溫室四周鋪上碎石步道,不僅外觀整潔,也減少了螞蟻與蝸牛的出沒。而如果你在意外觀,覺得溫室不夠「美」,也可以藉由周邊景觀來調和。種些低矮植物如薰衣草、矮杜鵑,既能美化視野,也不會遮住陽光。
若你偏好自然方式驅蟲,可以考慮伴生種植。例如迷迭香、百里香這類芳香植物能驅避害蟲,而原生花卉則能吸引蜜蜂與寄生蜂等益蟲,幫助控制害蟲族群。你甚至可以打造一圈原生植物帶,兼具美觀與生態功能。
當你確認了種植目標、日照需求、地形與水電條件,並留意周邊空間與景觀配置,這時候就可以開始規劃溫室的尺寸與結構了。
不過,如果你發現目前的庭院還無法容納一座完整的溫室,也無需灰心。不妨從小型冷床(cold frame)或可移動式塑膠溫室開始。園藝不在於一次達成夢想,而是在這些實踐與修正的過程中,慢慢靠近心中那座理想的綠色角落。
畢竟,無論是栽種番茄、蘭花,還是仙人掌,能每天願意踏進那個空間、與植物對話的心情,才是花園真正的靈魂。
留言
發佈留言